第二章:灵魂伴侣解读案例-1,-2
第三章:家庭里的灵魂伴侣-1 -2
第四章:朋友间的灵魂伴侣
第五章:灵魂伴侣与团体转世
第六章:灵魂伴侣关系中的挑战
第七章:双生灵魂和双生火焰
第八章:孤独的本质
第九章:受孕和灵魂吸引
第十章:建立灵魂关系
第十一章:成为造物主的灵魂伴侣
结语
简介
一提到“灵魂伴侣”这个词,就会让人联想到烛光之夜、欢笑、浪漫、月光漫步、热情拥抱和无条件的爱。
灵魂伴侣关系通常被视为与另一个人的终极联系。几乎每个人在人生某个时刻都想象过的两个人之间的最理想的结合。
这是故事、传说、书籍和电影中描绘的两个人之间的亲密链接,是一种可以实现梦想的纽带,激励个体自我绽放和成长,这些都可由我们称之为“灵魂伴侣”的人来滋养、培育。这种关系甚至被视为一个人的“另一半”。谁不渴望这样的关系呢?
对于某些人来说,灵魂伴侣关系是一种没有挑战、没有冲突、没有争吵的关系,只有平等地探索彼此、分享欢乐、安慰悲伤、在生活中的挑战中始终相互支持的机会。
还有人可能更现实,他们可能认为这种关系与其说是一种眼前的现实,不如说是他们可以成长的目标。
无论灵魂伴侣关系是被创造出来的,还是生来注定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比“普通的关系”要好。它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人已经满足的关系要好,通常比我们现在可能在其中的关系要好得多。毕竟,如果更多的人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分手和离婚不是会少得多吗?
虽然我经常听到灵魂伴侣的概念,但我第一次真正讨论这个话题是在几十年前,当时我二十多岁。
那时,我的一位好朋友告诉我一个消息,她要和丈夫离婚,因为她找到了“真正的灵魂伴侣”。她是一位美丽的女性、好妻子和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向我吐露,她觉得和丈夫在一起并不完整。多年来,她一直觉得自己缺失了一部分。
她确信自己终于找到了另一半。虽然我想支持她,但我不禁想到,她曾经对她现在丈夫也有过同样的感觉,而她却想与之离婚。也许她的情况比我们俩都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
我记得我问过她,每个人是否只能有一个灵魂伴侣?如果不是,她的丈夫难道不能也是其中之一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灵魂伴侣,那么一开始真正找到彼此的几率有多大?
尽管我对此有不同的想法,但我的朋友最终还是坚持离开了她的丈夫。她对这个新人的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她离婚了,开始了新的关系,并最终搬到了另一个州。
不幸的是,她的“真正的灵魂伴侣”关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尽管两人之间有着不可否认的吸引力,但问题几乎立即出现了,六个月内他们就分居了,不久这段关系也结束了。
不知从何时起,每个人在世上至少拥有一个灵魂伴侣的想法为许多人接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包括杰西·斯滕(Jess Stearn),布莱恩·魏斯(Brian Weiss),雪莉·麦克莱恩(Shirley Maclaine),理查德·巴赫(Richard Bach)和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在内的许多人的畅销书,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许灵魂伴侣的概念与轮回概念密不可分,在同一时期,这个理论也获得了更大的接受。
不过,灵魂伴侣的想法当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已经存在数千年了。
什么是灵魂伴侣呢?这个想法起源于哪里,为什么我们对这个话题如此着迷?
在神话和传说中,最初的灵魂伴侣的概念,是说在古老的历史上的某个时刻,个体灵魂发生了一个分裂或划分,人类灵魂以某种方式分裂为两个组成部分。从那时起,每个人一直在寻找整体性以及她或他的另一半。
根据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 427-347 年)的说法,人类永远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因为宙斯曾将人一分为二。在柏拉图最著名的对话之一《会饮篇》中,他指出,最初的人类创造与现在有所不同。最初,人类有三种:男人、女人和兼具两种性别的个体。
这些生物都有四条腿、四条胳膊、两张脸、四只耳朵和两套生殖器。
在创世后的某个时候,人类似乎变得傲慢起来,开始质疑人类本身是否可以取代众神。有些人甚至计划攀登奥林匹斯山,用自己取代众神。
这个想法让天堂一片哗然,所有次要的神都与宙斯争论应该怎么做。一方面,神毁灭人类相对简单,但另一方面,神很喜欢接受祭品和进贡,如果人类不复存在,那么对神的信仰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后,宙斯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提议把每个人分成两半。这种行为不仅会使人类的力量减半,而且会使人类的数量翻倍——神会有更多的人崇拜他们。
众神对这个计划非常热衷,于是每个人都被分成两半。两个生物曾经连接的地方被“封闭”了,于是一个新的生物诞生了——一个有两条腿、两只胳膊、一张脸、两只耳朵和一套生殖器的生物。
这个计划奏效了。当不幸的是,分裂让每个个体都对自己的另一半产生了深深的渴望。
为了帮助这些可怜的生物找到一些安慰,宙斯让每个半身与另一半交配,从而创造了一个整体。那些原本只有男性的人类将永远寻找另一个男性来结合。原本是女性的个体将在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中找到安慰。而那些曾经既是男性又是女性的生物将寻找异性的另一半,使物种得以繁衍。
虽然柏拉图关于人类分裂的神话描述可能显得牵强,但并非独一无二。旧约中的犹太-基督教中也存在类似的想法。
《创世纪》第一章,在创世的第六天,上帝创造了一个生物,“……按照他自己的形象……他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创世纪 1:27)
从起源来看,上帝的创造似乎是雌雄同体的,包含两种性别,由灵性的本质组成。我们不仅被告知这个创造是按照上帝之灵的形象创造的,而且在创世的第七天(上帝休息时)之后,造物主突然意识到“没有人耕种土地”。换句话说,人类的肉体生物是在灵魂之后出现的。就在那时,上帝决定将灵性生物创造为“一个活的灵魂”,并将生命的气息吹入亚当一族的鼻孔,赋予亚当们以肉体的存在。
与柏拉图的叙述相似,因为上帝不希望人类孤独,所以亚当的伴侣就被创造出来:
耶和华神使亚当沉睡,他就睡了。
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
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
……创世记 2:21
正如柏拉图的故事一样,人类曾经是完整的,但分裂而创造了其伴侣。也许这些记载表明人类是不完美的,可能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找到某种完整性的表象——无论是字面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在拉比文献中,也存在关于人类这种分离的几种记载。米德拉什说,上帝最初创造了“两面”的亚当,然后决定把他切成两半,变成男性和女性。
还有资料记载,认为亚当最初是雌雄同体,一个身上兼具两种性别。印度教中也存在相应的观念,认为灵魂(或超灵)有了自我意识,渴望陪伴,并从自身中产生了一一对应的男性和女性:
起初,自我只是一个人,以人的形式存在。
他环顾四周,除了自我什么也看不见……但他没有感到快乐。
他希望一下,像男人和妻子一样。
然后,他让自己的自我一分为二,从此成为丈夫和妻子。
罗伯特·奥·巴卢,《便携式世界圣经》
也许最古老的灵魂伴侣记载,可以追溯到大约 5,000 年前的埃及神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传说。这个故事是关于永恒之爱的,其中男性和女性神被描述为兄弟姐妹,也是丈夫和妻子。
奥西里斯和伊西斯注定要在一起,他们在子宫中开始他们的联系,在那里他们一起受孕,从那里他们变成了双胞胎。从出生开始,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他们的爱是如此强烈和紧密,以至于即使死亡也无法平息他们的感情或最终将他们分开。
神话、童话和传说中的故事不断传播着这样一种观念:完整性只能在另一半中找到。
这是《灰姑娘》中王子寻找穿水晶鞋的女人的过程的一部分;这是《睡美人》中让人重获新生的完美之吻,美女的爱让野兽变身;我们知道青蛙王子被爱之吻唤醒的故事;罗密欧需要和朱丽叶在一起的故事也包含这种观念——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人类的处境中存在着某种不完整的东西。
历史本身常常提供一种理想化的关系例证,比如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的故事、哈德良对安提诺乌斯永恒的爱,以及爱丽丝·B·托克拉斯和格特鲁德·斯坦因之间终生的联系。所有这些故事都表明,个人的完整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找到的。
毫无疑问,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但其原因何在?两个人的偶遇是偶然的还是命中注定的?
这是生理、情感或智力上的,还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的层面?命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什么我们会被某些关系所吸引?一旦我们建立了关系,为什么我们会遇到那些我们吸引的人的挑战---无论是在家里、在工作中、在我们的一生中?灵魂之间吸引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独特答案可以在爱德加·凯西 (1877-1945) 的资料中找到,他是二十世纪真正杰出的人物之一。
1938 年,一位 58 岁的妇女来到凯西那里询问她的生活方向。凯西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记载最多的通灵者,他已经帮助这位妇女恢复健康。这位妇女曾是一名教师和辅导员,结过婚,后来离婚了。她对另一段关系的可能性很感兴趣,于是向凯西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将灵魂伴侣的概念与她自己对完整性的追求联系起来。
她问道:“请为我解释一下‘灵魂伴侣’与我自己的灵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凯西回答道:
任何教派或团体中,只要彼此相应,就像榫头与榫眼、榫头与榫槽一样,或者任何一种相互补充的事物,这就是“灵魂伴侣”的含义。这并不是说来自肉身的吸引力,而是来自精神和心灵的助力。 (解读1556-2)
从凯西的角度来看,灵魂伴侣的主题不仅仅是身体或性的吸引力;相反,它是一种与个人成长和灵性发展过程密不可分的关系。凯西的许多材料都探讨了这一前提。
事实上,凯西更进一步,他认为我们所有的关系——即使是那些往往具有挑战性和难以忍受的关系——都有可能促进我们内心的完整性。
就是说,最终我们会从所有的关系中学习和成长。
不管他作为直觉者的天赋有多大,我们可能会想疑惑凯西的信息能为当代关系的话题提供什么样的洞见。毕竟,凯西的最后一次解读还是在八十年前的1944年。
然而,由于他的工作性质,加上无数像我们一样的人向他提出的问题,凯西可能有资格成为该主题的专家资源。
在他成年后的四十三年间,爱德加·凯西为来自各种宗教背景和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提供直觉咨询,即“解读”。
在数百甚至数千个例子中,凯西进一步探索了个人关系如何与灵魂的精神发展相互关联。事实上,凯西信息中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我们最常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了解自己。
无论是通过面对我们珍爱的人来学习爱,还是通过与他人相处的挑战来培养耐心,都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能力。正是通过我们的个人遭遇,我们才意识到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以及我们目前拥有的优势。
凯西认为,正是通过人际的动态关系,我们才能增强对灵魂自我的认识,并逐渐理解我们与上帝的终极关系。事实上,凯西资料表明,灵魂并非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找到完整性,而是通过我们持续的关系,以及生生世世的经历体验,最终成长为自身的整体。
凯西资料还提出了关于灵魂伴侣的独特观点,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灵魂伴侣。
凯西认为,这些灵魂伴侣关系不仅体现在亲密关系中,还体现在每一种关系中。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那些看似是我们最大挑战的人都可以有灵魂伴侣关系。
事实上,任何我们对之有强烈情感(包括积极或消极)的人,很可能就是灵魂伴侣。这些关系也可能被称为灵魂同伴——我们以前有过关系,并将在未来继续建立这种关系的人。每一个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人,每一个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都是灵魂伴侣。
凯西关于关系的信息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它对轮回理论框架内发生的数百种关系进行了彻底的分析。二十多年来,凯西通过近 2,000 次“生命解读”,探索了个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灵性发展,以及他们与现在的关系相对应的前世联系。
例如,一位 35 岁的男子询问他与现在的妻子的前世联系,他被告知:“你们以前常常是同伴——伴随着痛苦和兴奋。”(解读2421-2)
凯西从他称之为“阿卡西记录”或“生命之书”的信息来源中,可以看到人际关系随时间而发展,并描述前世的影响和选择如何影响今生。他的解读不仅仅是为个人提供一些哲学解释,还详细阐述了他的客户能够运用和应用的实用建议和忠告。
总而言之,凯西关于人际关系的材料,构成了关于灵魂互相吸引的动态张力,以及我们彼此之间持续经历的目的性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爱德加·凯西解读中的另一个主要概念,也是涉及这个主题有些独特性,它与灵性理想的重要性有关。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意图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我们是否努力给予和关爱他人,还是我们的关注点往往是自私的?
保持灵性理想的重要性往往体现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
在解读案例#1523里,一位女士被告知,她现在之所以有“好玩的女孩”的名声,部分原因是她在最近的前世曾是一名妓女。在那一世,凯西告诉她,她基本上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她的意图是自私的,在她今生的经历中,这种自私仍然需要得到解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另一个解读案例#1541,一位以爱心天使和与人相处的快乐而闻名的女人得到解读。凯西告诉她,在她最近的前世,她也是一名妓女。然而,她的主要意图不是自私,而是爱——她把自己唯一拥有的东西奉献给孤独的男人,以此作为陪伴和安慰。
第一个女人的理想是自私,第二个女人的理想是爱。这些理想的残余留在灵魂自我中。
在性关系方面,爱德加·凯西的方法通常是重新聚焦在“这个人的理想是什么?”换句话说,仅基于性的关系被认为不利于个人灵魂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凯西解读认为,两个人之间以性为成分的充满爱意、富有同情心、相互支持的关系,则会有收益。
重要的是要记住,灵魂最终不是男性或女性。个体们经常在某一生中改变性别,以此来学习灵魂成长的无数课程。随着轮回,每个灵魂都有无数的爱人和性关系。
灵魂要负责的不是性行为,而是这些关系的意图。最终,灵魂伴侣和灵魂同伴帮助每个人实现灵性发展,并在灵魂层面实现完整性。
我们在灵魂层面被另一个人吸引,不是因为那个人是我们独特的补充,而是因为与那个人在一起,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学习体验。通过不断的关系、经历和各种生命过程,灵魂发现自己参与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课程。
灵魂的命运确实是完整合一,然而,凯西相信每个灵魂最终都会在自身中,成为完整。